今年以来,比如县人民法院夏曲“邻家法庭”将“立审执一体化”协调配合机制与“羌‘三顾九步’工作法”深度融合,坚持筑牢“一盘棋”理念,深入探索“立案之前实质解纷、立案阶段考虑执行、审判阶段兼顾执行、执行阶段全力攻坚”工作机制,做深做实纠纷全链条实质化解,以审判执行的实绩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借外力,做实源头预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邻家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地处基层前沿优势,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高效联动综治中心等多方力量,从“述纠纷、找焦点、讲情理、释法理、攻症结”五步着手,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实质化解。
次某要求法庭确认某草场归其所有并禁止曲某在该草场内放牧。法庭初步审查后发现,该案涉及不同自然村草场使用权属划分问题,不在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内,但本着“矛盾不上交、就地解纷”原则,主动扛起责任,联合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及村两委等多方力量深入牧区一线,从邻里情分入手,耐心劝解双方,经过多番释法明理,双方情绪终于逐渐缓和并握手言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凝聚内力,做实立审执一体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公正裁判,更在于让胜诉权益及时兑现。立案阶段法庭全面推行诉讼权利义务一站式告知机制,送达财产保全告知书、风险提示书、督促履行告知书等,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审判过程中向当事人释明不履行判决法律后果及执行阶段权利义务,确保当事人对履行的义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审判后坚持“谁调判,谁答疑”,按照“每案必答疑、每案必督促”原则,有效降低上诉率和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审判后未届履行期限前创新推出“执行通知”机制,提前10天对当事人进行督促,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通过执前督促自动履行案件已达150余件,自动履行率超过85%。

执行阶段强化与执行局协同,协助加大对辖区执行案件的强制执行力。针对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涉民生案件,法庭主动出击,直接对接双方当事人,大力开展“执前调解”工作。通过耐心细致调解,努力将更多矛盾化解于执行立案前,若经过充分调解仍未能达成和解,及时完成执行立案,发挥法庭“人熟、地熟”优势,以走访调查方式,快速锁定被执行人行踪,大幅缩短查人找物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