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服务跟着周期走!看冷凉蔬菜的“热乎”守护
时间:2025-10-14 17:54来源:西吉法院 宁夏法治报责任编辑: 李鸽

“袁法官,下这么大雨,你咋跑到地里来了?”

“西芹是农民致富的命根子,我心里也着急,过来看看具体情况。”10月9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人民法院将台堡法庭法官到辖区火集村的西芹地里回访因化肥质量发生纠纷对西芹产量产生的影响。


“三三模式”开启田间解纷“快车道”

眼下正是西吉芹菜收割上市的季节,却遭遇连日阴雨,种植户着急不说,因芹菜引发的纠纷也不断。针对冷凉蔬菜“采收急、易损耗”的特点,将台堡法庭打造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执行、上门立案、上门取证、上门送文书“三优先+三上门”服务模式,开启一场跟着蔬菜周期走的司法服务。

“芹菜再不卖就烂在地里了,多亏法官快速化解纠纷。”今年9月,将台堡镇明台村的种植户马某看着满载芹菜的货车,向法官道谢。

针对农户居住分散、法律知识薄弱的实际,将台堡法庭在将台堡、兴隆、马莲等冷凉蔬菜主产区设立“法官联络点”,聘请村支书、产业带头人担任“司法联络员”,实时收集种苗纠纷、收购违约、劳务欠薪等问题信息。

9月,硝河乡20余户农户因收购商拖欠12万元甘蓝货款,集体上访。“联络点”第一时间反馈后,法官次日便赶到田间组织调解,最终促成收购商以“现金+预购蔬菜”的方式履约,避免了甘蓝因延误销售而腐烂变质。

为降低农户的解纷成本,将台堡法庭还开通“冷凉蔬菜纠纷绿色通道”,对标的额5万元以下的案件实行先行调解或委托调解,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电话立案+视频调解”服务。在处理兴隆镇蔬菜合作社与农资供应商的种子质量纠纷时,法官通过视频连线农业技术人员,现场鉴定芹菜种子发芽率,仅用7天就促成农资供应商赔偿农户损失3.8万元。

审判机制织密产销纠纷“调解网”

“以前觉得打官司又慢又僵,没想到法官还帮我们算成本账、找销路。”火集村蔬菜种植带头人火彦红对将台堡法庭的“产业调解法”竖起大拇指。

针对冷凉蔬菜产业链长、纠纷类型多的特点,将台堡法庭创新“判前沟通+行业参与+判后跟踪”机制,邀请西吉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蔬菜协会会长担任特邀调解员,让专业力量参与种苗质量、采收标准、运输损耗等争议调解,实现“案结事了”与“产业发展”双赢。

今年8月,某蔬菜种植公司因农资商供应的化肥肥力不达标,导致30亩胡萝卜减产,双方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将台堡法庭启动“技术+法律”联合调解,邀请农业技术员现场测算减产损失,同时,联系本地胡萝卜加工企业保底收购受损蔬菜,最终促成农资供应商赔偿3.2万元,企业也避免了绝收风险。这种“调解+助销”模式,已成功化解涉企纠纷13件,为企业挽回损失50余万元。

为规范产业发展,将台堡法庭梳理了近3年的涉冷凉蔬菜典型案例,出台《冷凉蔬菜产业纠纷审判指引》,明确“种苗留样保存、收购合同必备条款、运输损耗责任划分”等12项实操规范,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合作社。在指引的帮助下,2024年,西吉县蔬菜收购合同规范率从35%提升至70%,因合同约定不清引发的纠纷同比下降53%。

府院联动构建产业保护“共同体”

“冷凉蔬菜是固原市打造‘六盘山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的核心板块,更是西吉农民从脱贫摘帽迈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护航产业不能等纠纷出现了再化解了之,更应该形成联合机制预防产业发展中的矛盾纠纷。”西吉县人民法院院长王伟道出司法护航特色产业的关键。

将台堡法庭主动联合西吉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及乡镇政府,建立“冷凉蔬菜产业协同保障”机制,聚焦种苗质量监管、市场价格监测、风险预警等痛点,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开展联合巡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保障”的全链条服务。2025年以来,预防化解冷凉蔬菜种植、运输、销售条线的矛盾纠纷38件,极大地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种苗优劣难辨、价格波动难控、纠纷化解滞后”的突出问题。

从六盘山脚下的田间地头到江苏省蔬菜中心的集散码头,从冷凉蔬菜的“菜园子”到南方城市的“菜篮子”超市,将台堡法庭用一条条司法“冷链”让西吉冷凉蔬菜既产得出,也卖得快,更叫得响,为六盘山区冷凉蔬菜的“绿色”崛起贡献更精准、更温暖、更有力的法治动能。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