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想象中,高墙内或许只有单调的作息与沉重的反思,但鲜有人知,这里还藏着一个充满希望的“逆袭考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延庆监狱考点。在民警的教育改造和指导下,这群“特殊学子”,用知识叩开新生之门。
7月4日,当铃声响起,一场考试正在北京市延庆监狱进行着。20多名身着囚服的考生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卷上执笔作答,书写着新篇章。
“刚入狱时,我觉得人生彻底完了,没有什么活路和盼头了。”因故意杀人罪入狱的精神障碍类罪犯吴某坦言,“直到看到监狱宣传栏里的高自考招生通知,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还能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通过努力来救赎。”吴某患有抑郁症,发病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时常目光呆滞,他通过高自考开展了“与病魔的较量”。
监狱精神科医生为其制定治疗计划,通过服药、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缓解病情。监狱充分发挥狱内“图书馆”“新生大讲堂”“高自考资料”等学习资源帮助高自考考生。没有专业老师答疑,管班民警化身老师为罪犯讲解。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罪犯就成立“攻坚小组”,寻找解决和理解的办法,互相抽背知识点,直到入睡时间。通过不懈努力,吴某本次考试4科全过。
“在北京市延庆监狱服刑改造,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气氛,日常晚点名后的警官大课堂,周六的新生大讲堂,还有平时的百灵鸟大讲堂,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这次能通过考试,离不开警官们的辛勤付出,我一定不辜负警官和家人的期盼,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守法公民。”吴某感慨道。
像吴某这样的罪犯不在少数——他们中有人曾因学历低误入歧途,也有人渴望用知识弥补过去的遗憾,高自考成为了他们打破人生困局的突破口。
三十年来,延庆监狱累计有近2000名罪犯走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场。随着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高自考通过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2025年春季考试中,参考人员通过率已达42.9%,越来越多的罪犯成功斩获毕业证书。从昔日的“迷途者”蜕变为今日的“追光者”,这份答卷照亮了他们充满希望的新生之路。
文/董振杰
图/北京市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