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珠日河牧场裹着奶白色的薄雾,地平线与天空交融成一片朦胧的灰蓝,牛羊的哞咩和狗吠声划破寂静。
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公安局珠日河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牧民包金钢家的50多头牛撞开围栏,闯入巴特尔家的草场,啃食了大片牧草,两家人争执不下报了警。
辅警陈东荣撂下电话,与民警额日敦白乙迅速跳上了警车。草原的路非常难走,车轮碾过泥泞艰难行进。10分钟后,前方无路,车辆无法前行,二人来到马场换上马,向事发地飞奔而去。
“别着急啊,我们马上就到!”路上,陈东荣在电话中安抚着巴特尔。
珠日河派出所辖区1330平方公里,1.5万常住人口分散居住在1100多个牧铺中。这里天高地阔、水草丰茂,但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作为基层治理的“末梢”,一次看似寻常的牛羊越界事件,很可能成为激发矛盾的导火索。这类纠纷若不能及时化解,小则邻里失和,大则可能引发双方长期对立。
额日敦白乙和陈东荣赶到现场后,只见草场四周的围栏倒了一大片。此时巴特尔喘着粗气,脸色铁青,包金钢正手忙脚乱驱赶着牛群。陈东荣下马后并没有急着询问情况,反而笑着打趣道:“‘牛娃子’不懂事,串门蹭饭也不提前说一声,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啊!”她转向巴特尔:“老哥,我理解,冬天草料贵,放在谁身上都心疼着呢。”接着她又对包金钢说:“包大哥,咱得定期检查围栏,可别让自己家的‘孩子’瞎串门儿啊!”一句话逗笑了巴特尔。
陈东荣一边劝解着,一边提起眼下的牛市行情和近期发生的新鲜事儿,巴特尔和包金钢也渐渐开始插话。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人也渐渐气消了。包金钢主动道歉:“年底我保证拉一大车草料赔给你!晚上来家里喝酒吧!”巴特尔回应:“行!咱们这事儿就算翻篇儿了!”二人握手言和,在调解书上摁下了手印。
“马背上巡逻有很多好处,不仅工作效率高,更能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陈东荣说。
珠日河草原广袤辽阔、偏远闭塞,许多老人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牧区。对他们来说,去派出所办一张身份证,需要辗转几十公里,不仅体力跟不上,交通工具也是大问题。
2018年,珠日河派出所立足牧区实际,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推出“背包警务”,将警务工作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蒙古包、每一处牧铺。民警辅警不仅负责治安巡逻、防范偷盗,更化身“草原快递员”,为偏远牧户送去生活必需品。
从此,陈东荣的警用背包变身微型的“移动服务站”:办好的身份证、户口簿、常用药品、新鲜水果、儿童零食、血压仪……她说:“牧民需要什么,我的背包就装什么。他们出来一趟不容易,所以就需要我们走进去。”
她平均每天要骑行10多公里,最长的一次,为了调解一场草场纠纷,她骑马走了8个小时。
去年冬天,一位年逾七旬的蒙古族老人因多年腿疾无法出行,急需身份证办理医疗手续,但大雪封路,车辆无法通行。陈东荣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骑马3个小时,将证件送到老人手中。
一次下乡普法途中,陈东荣发现独居老人娜仁其其格因为不会用手机交医保急得直抹眼泪,在外地工作的儿女“远程遥控”指导也没学会。陈东荣上门手把手耐心教会老人操作,临走前,还帮老人洗了一盆衣服。
2023年春天,一场暴风雪袭击了科尔沁草原。陈东荣顶着风雪给独居老人送药,途中马匹受惊,她摔进雪坑,挣扎两小时才脱困。当老人见到浑身冰碴的陈东荣,瞬间热泪盈眶。“姑娘,你为了我这点小事,连命都不要了?”陈东荣笑着掏出冻得硬邦邦的药盒:“您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陈东荣说,辖区有些地方只有马匹才能到达。而她和牧民们的情感,也正是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覆盖草原,诈骗分子假借“牧业补贴”“牛羊保险退款”等名义实施诈骗,不少牧民对新型诈骗手段缺乏了解,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说没就没了。陈东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全力投入反诈宣传,通过“马背宣讲”“牧铺讲堂”等形式,把反诈防骗知识送到牧民身边。
她还自编反诈宣传手册,用牧民熟悉的方式解析案例:“巴图大叔接了个电话,说草场补贴到账,要验证码——结果3万元没了!”“其其格阿姨点了‘防疫补贴’链接,银行卡被盗刷。一眨眼就被划走6000元……”在集市上,她举着喇叭演示诈骗话术,牧民们都围着她听讲。“最近有骗子冒充牧业公司,说什么‘投资养牛高回报’啥的,可千万别信!让咱刷脸、进群,一律拒绝啊!”一位牧民惊呼:“上周我还接到这样的电话了呢!差点儿上当!”
陈东荣还将反诈要点改编成民歌调子教牧民们传唱:“秋风凉,牛羊壮,陌生来电莫慌张;验证码,不泄露,刷脸转账是陷阱;蒙汉一家齐心防,草原平安万年长!”
这些朗朗上口的民歌随着马蹄声传遍了草原。近三年来,珠日河派出所辖区诈骗发案率下降了68%。
自2021年陈东荣调到珠日河派出所以来,累计骑马跋涉19200公里,马蹄印遍及每一个牧铺,她调解纠纷300余起,送证上门1700余次,反诈宣传覆盖了万人次。
比数据更动人的,是牧民的口碑。大家常说:“有困难找陈姑娘,好使!”这种信任自然而真挚。忙完工作后,她时常帮着牧民挤马奶;牧民家里包饺子了,一定会喊她去吃饭;孩子们老远看见她策马而来,便会一股脑地迎上去,跟在后面蹦蹦跳跳。
“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但让我找到了真正的价值。”陈东荣是土生土长的左中人,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优越与安稳,扎根在了珠日河牧场。
从2015年走进公安队伍成为一名辅警,她深耕基层治理,兼顾“背包警务”以及宣传、党务、调解工作,始终履职尽责。“巾帼标兵”“达尔罕卫士·最美之星”“服务先锋之星”“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优秀女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两次获评先进个人……这些荣誉像哈达般装点着她的履历。但在牧民们看来,她那个永远沉甸甸的背包,和那句“有事找东荣”的承诺才最让人心安和信赖。
“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牧民的信任指数。”珠日河派出所所长王浩说。
而今,在珠日河牧场,珠日河派出所的“背包警务”已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用马蹄丈量民情,靠真心传递温暖。
“责任在肩,我没有任何停下来的理由……”陈东荣翻身上马、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