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从硬件设施、矛盾化解、服务模式三个维度全面发力,推动基层警务工作实现系统性升级。通过从“基础薄弱”到“效能凸显”、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治理”、从“管理为主”到“服务为先”的深刻转变,派出所以实际行动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血脉、见诸实效,为农村地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公安力量。
硬件焕新:从“将就用”到“舒心用”,筑牢为民服务前沿阵地。
过去,派出所硬件设施滞后,“冬天靠火炉、夏天摇蒲扇,警车无处停、群众一脚泥”是常态。一位老民警回忆:“群众来办事,常常人未进门、泥已沾身;院内停车混乱,直接影响出警效率。”落后的硬件不仅制约了警务效能,更在无形中拉远了警民距离。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县公安局党委和红旗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的改造被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办公用房新建与设施全面升级。如今,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面貌焕然一新:办公用房达到920平方米,实现了便民服务窗口集成化、民警办案与备勤区域标准化的双重功能;规范的42个停车位彻底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设备;统一的标识标牌和现代化的办公装备营造出专业氛围;取暖设施的更新让民警和群众告别了“冬季严寒”。“从停车到办好居住证,只用了十分钟,等待时还能看看普法宣传,这才是咱们老百姓贴心的派出所!”辖区村民李某的感慨道出了硬件升级带来的真切温暖。
矛盾化解:从“等纠纷”到“防未然”,构建多元共治和谐网。
“远亲不如近邻,和睦才能兴旺。”这是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民警在调解邻里纠纷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精准体现了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运用“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的核心要义——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为彻底扭转“被动应对”的局面,派出所深度融合“警格+网格”,并联动司法所等多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预警发现、及时调处、快速化解”。林甸县红旗镇居民杨某与孙某因门前电线线路问题争执多年,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邹松鹤所长知悉后,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牵头组织村委会、土地、电业、司法等部门成立联合调解组,通过多次现场勘查和耐心沟通,最终成功解开了两家人沉积已久的“心结”。
在信访工作领域,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严格落实“最多访一次”要求,在全镇7个行政村创新设立83个民情民访代办点。依托与司法、综治、信访等10家单位同址办公的协同优势,组建起由老党员、村辅警、民警构成的代办员队伍,变“群众奔波”为“代办跑腿”。同时,巧妙利用法治标语墙和休憩区,打造温馨的“院落调解角”,让许多小摩擦、小疙瘩在“拉家常”式的氛围中消弭于无形。
今年以来,派出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5起,受益群众超380人,窗口接警量同比下降28%,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服务升级:从“多头跑”到“一窗办”,彰显人民公安为民本色。
“硬件是骨架,服务是灵魂。”这是大庆市林甸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升级改造后的深刻体会。在焕然一新的环境中,派出所坚决摒弃过去“一间房、一个人、包揽所有事”的粗放模式,对综合服务窗口进行标准化、人性化改造,全力推行“一窗通办”改革,用“数据跑”“民警跑”替代“群众跑”,生动诠释了“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
“以前办个事得跑好几个地方,人多时还得在门口挤着;现在大厅亮堂又舒服,一个窗口全搞定,太方便了!”刚办完业务的村民王大爷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据统计,自“一窗通办”实施以来,派出所日均业务受理量从38件跃升至62件,增幅达63%;单笔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从25分钟压缩至12分钟,效率提升52%。
今年以来,已累计通过“一窗通办”办理业务200余笔,有效打破了警种信息壁垒,精准高效地满足了企业和群众的政务需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