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街道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前延预警、深延调处、后延治理。
“前沿”预警
平安微网格早发现、快预警。以快递站点、物业服务中心为基点,在划分的34个“平安微网格”中吸纳快递站长、物业管家、房产中介等担任信息员,通过激活群众身边的工作触点,把预警神经末梢延伸到楼道巷尾。
“民情账本”早介入、快研判。制定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清单,细化为公共设施、消防安全、民生事项、矛盾纠纷4大类,由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跟进处置。建立网格员排查日志,严格落实“每日一梳理、每周一会商、每月一研判、每季一小结”风险研判机制,指导社区和职能科室落实防范处置措施。
“一站受理”早接单、快办结。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律师事务所采取轮驻、随叫随到的方式进驻街道综治中心,推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非警情警务等业务在综治中心实质性办理,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即能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持续完善登记受理、先行调解、风险研判、分类流转、跟踪督办、案结事了的六步走工作闭环,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衔接顺畅度。
深延调处
运用“红色调解联盟”三步调解。依托“解忧议事厅”,组建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社区干部、居民代表、楼组长、物业人员、社区民警及退休法官、教师等“社区能人”积极参与的“红色调解联盟”,矛盾双方、“红色调解联盟”成员、法律专家,开展讲情、讲理、讲法三步调解。
启动“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机制。以综治中心为核心枢纽,针对复杂矛盾纠纷联动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妇联等N个部门联席会商、协同处置,形成司法析法理、公安维秩序、民政保民生、妇联调家事的立体化调解网络。
开通“云调解”直播间。接入律师“云端坐诊”、心理咨询师在线纾困等专业力量,形成“线下柔性调解+线上数字赋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后延”治理
建立书记领办制。对问题集中、矛盾较激烈、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实行书记领办制,组织公安、司法行政、城建等部门通过“解剖麻雀”,找准问题之间的内在规律、关联,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升级。
实施睦邻关系再造计划。在全街推行“破冰四件事”,即组织业主共栽“邻里树”,共评最美阳台,共办百家宴,开设“社区解忧学院”,邀请心理咨询师针对不同人群需要开展系列讲座。
启动“律师有约”。开展“律师有约,法律进社区”活动,采取入户走访、法律大讲堂、专业法律咨询等方式,宣传法律、参与调解、代理诉讼等,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