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时间综治中心的法官就帮我把拖了20多年的烦心事解决了,还申请了司法确认,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综治中心签订调解协议后,当事人胡某激动地说。
基本案情回顾
原来,在2000年,当时20多岁的胡某在某公司工作时因指挥操作失误,致使其严重烫伤并致残,经鉴定构成二级伤残。伤残等级确认后,经劳动仲裁裁决,胡某与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并约定胡某的护理费和伤残抚恤金将进行动态调整补足。
多方联动调解
今年7月,胡某就工伤待遇调整问题来到通城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考虑因工致残人员的权益保护,通城法院派驻法官工作室积极联合已入驻综治中心的续辉调解工作室对案件开展调解,组织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代表面对面沟通。
在耐心倾听了胡某诉求后,调解员续辉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清晰阐释责任划分标准及法律后果。经细致协商,胡某与用人单位在调解中就赔偿事项达成一致,由该公司每月补助2600元(含护理费和伤残抚恤金差额)给胡某。当天法官工作室同步完成合法性审查并作出司法确认裁定,确保了调解协议具备强制执行力,使胡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一站式多元解纷
胡某的烦心事得以快速、便捷解决,离不开通城法院司法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
今年以来,通城县法院精心选派1名优秀法官+1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2名退休法官组成的专业诉服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设置了诉讼服务中心、调解指导处、司法确认室、互联网调解室、速裁法庭等功能区,支持远程音视频调解、线上立案等科技手段,实现一站式的法律咨询、司法确认、现场立案、速裁快审、指导调解等服务。通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将综治中心从处理纠纷的“集散地”打造成矛盾实质性化解的“终点站”。
2025年1-7月,通城县法院驻综治中心诉讼服务团队审查受理各类案件203件,提供诉讼咨询500余人次,帮助群众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2025年诉讼服务满意度达到98%。
通城县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徐峰凌表示,通城县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以来,本着“整合资源、多元解纷、司法为民”的目标,通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让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