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当高墙里架起“向阳桥”,亲情之约解开千般牵挂!
时间:2025-11-03 14:03来源:福建法治报责任编辑: 陈言

武夷山下丹桂飘香,武夷山监狱内暖意涌动。为深入贯彻福建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大改造”工作部署,武夷山监狱各监区通过亲情帮教、文化浸润、文娱关怀等多元举措,为服刑人员搭建起悔罪向善、重塑人生的“向阳桥”,让教育改造之路越走越坚实。

亲情之约:解开千般牵挂

“爸,您的腰还疼吗?”“老公,孩子今年考上重点班了!”近日,在武夷山监狱七监区、八监区联合举办的亲情帮教活动现场,这样的对话伴随泪水与拥抱不断上演。当服刑人员家属穿过高墙,走进教学大楼,久别重逢的亲人瞬间冲破思念的隔阂,一幕幕真挚场景让在场民警感到肩上责任之重。


亲情帮教活动现场,一家人其乐融融

此次亲情帮教活动聚焦“解疑、鼓劲、释忧、守廉”四大核心:民警主动邀请家属提问,面对面解读改造政策,消除信息差;当场表扬服刑人员在劳动、学习中的突出表现,让家属见证亲人的转变;通过介绍瘫痪服刑人员曾某配备专职护理犯的实例,打消家属对老残服刑人员监管的顾虑;还与家属共同签订《反腐蚀承诺书》,筑牢家庭与监狱协同改造的“防护网”。

“没想到哥哥瘫痪在狱,还能得到这么细心的照顾!”曾某的妹妹对管教民警再三致谢;首次探监的服刑人员洪某妻子,看到丈夫谈吐间的进步,由衷为监狱工作点赞。活动结束后,服刑人员纷纷写下改造决心书,字里行间满是对亲人的愧疚和回归社会的渴望。

文化课堂:点亮新生之路

依托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独特优势,武夷山监狱三监区以文化为笔,为教育改造绘就新图景。

走进监狱教育矫治中心的大红袍剧院,传统正课教育借助影音技术焕发新活力——清晰的投影、立体的音效让知识“入脑入心”;3D影院里轮番上映的爱国电影,用震撼的视听体验为服刑人员带去精神洗礼。“在监狱里能看3D电影,这种体验让我更懂要珍惜现在的改造机会。”服刑人员的真切感受,正是文化教育成效的生动注脚。

新中式风格的图书馆里,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服刑人员沉浸式阅读,于文字中汲取重生力量;沙盘疗愈室内,民警以服刑人员搭建的“沙盘世界”为镜,精准捕捉其心理动态,一对一开展疏导,帮他们解开内心“疙瘩”。“警官通过沙盘帮我看清自己的问题,现在我对改造有了新目标!”服刑人员王某的感慨,道出心理矫治的温度。

此外,朗读亭里的经典诵读、放声高歌,也成为服刑人员释放压力、自我疗愈的重要渠道,推动其从“被动改造”向“主动新生”转变。

温暖守护:小举措有大力量

为舒缓服刑人员改造压力,监狱定期组织篮球赛、文艺表演等文娱活,让服刑人员在互动中学会协作、感受快乐,传递遵规守纪、拼搏奋进的改造正能量。“在球场上跑一跑,感觉心里的烦躁都没了,还认识不少愿意互相鼓励的同改。”参与比赛的服刑人员笑着说。

国庆、中秋等节日里,监狱的“大改造”从不缺席。各监区民警主动放弃休息,忙着帮服刑人员安排拨打亲情电话、审批家书,搭建起跨越高墙的“亲情桥梁”。

电话两端,服刑人员的关心与家人的牵挂相互交织,思念在问候中渐渐平复。“节日里能听到家人的声音,比什么都强,我一定好好改造,早点回家。”挂掉电话的黄某眼眶泛红。

“我们多忙一点,服刑人员改造就顺一点,值得!”分监区民警的话,道出监狱全体民警的心声。从亲情帮教到文化赋能,从文娱关怀到节日守护,武夷山监狱正以更有温度、更具实效的举措,帮助服刑人员洗心革面、重塑人生,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筑牢坚实根基。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