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山东省东南沿海的日照市,以金色沙滩和蔚蓝海岸闻名,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上的重要驿站。每年11月至次年5月,60余种候鸟如约而至,在这里栖息补给,增添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10万余亩湿地、4358座大小山头、172万亩林地构成了复杂而珍贵的生态系统。守好这份自然馈赠,成为日照公安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年5月,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日照的许某发布短视频,“炫耀”其笼养的非洲灰鹦鹉、红隼、斑鸠等野生鸟类,其行为涉嫌非法狩猎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经过缜密研判,民警在许某家中将其抓获,并当场查扣一批野生鸟及卵蛋。民警顺藤摸瓜,将参与猎捕、售卖、收购的其他10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
近年来,日照公安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尤其将秋冬季候鸟保护列为重点,充分发挥71名生态警长以及2117名护林员的工作优势,对候鸟迁徙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路线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管。
生态警长与护林员组成巡逻小队,利用警用无人机对傅疃河流域、日照水库及沿海岸线等候鸟迁徙途经地开展空域巡查,构建起一张严密的“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立体巡护网。
面对复杂的林区环境,防火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在山区、景区、输电铁塔等制高点上,日照公安安装高空瞭望视频设备,如同有了“千里眼”,可以对线路周边火情隐患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烟雾或高温点,平台会立即启动预警。
在火警易发时段和高发时期,民警广泛发动乡镇村居治保组织、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安防宣传。他们宣传防火知识,劝阻违规用火行为,努力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重点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等防火设施的配备情况与完好度,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为让防控工作有章可循,他们逐点建立防火台账,清晰记录隐患点,督查倒逼整改落实,完整的闭环让森林防火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治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多部门协作。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的工作机制,日照公安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行政部门的执法联动和信息共享,归集关联数据,汇聚起庞大的专业数据库,为精准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态保护的长远之道,少不了全民广泛参与。在每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环境日等节点,日照公安总会组织民辅警进学校、下社区、走企业、赶大集,用通俗直观的案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广大市民心中悄悄播下爱护自然的种子。
“大娘,这种鸟是国家保护动物,咱要是发现了有人售卖,可以联系我们。”大集上,民警热情主动地介绍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醒大家举报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遇到提问他们一一回应,让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理念随着集市的人流,渗透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夏日的海风掠过林区,树叶的沙沙声与鸟鸣声交织成曲。从打击违法犯罪到构建立体防护网,从科技赋能到面对面宣传,日照公安的生态警务实践,正以坚实步履书写着新时代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