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综治效能,筑牢平安根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立足边疆特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148个综治中心聚势成链,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综合阵地,让“到综治中心能解决问题”成为群众口碑。
目前,全市三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实现“五有”目标,“五个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百色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远表示,要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平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建成边疆地区“枫桥式解纷综合体”。
“百色市以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从场所选址入手,市本级和12个县(市、区)、13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建在一楼,确保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安全高效。”百色市综治中心主任邓云章介绍,综治中心统一挂牌,功能分区均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要求,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区域。其中,在引导受理区设立统一接待群众的“导引台”;在多元化解区设立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和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职能部门的工作窗口;在指挥调度区设立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室等,负责运行监测、风险研判、事件分类处置。
场所落实后,百色市强化运行机制建设,制定《百色市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操作指引(试行)》及配套文件,统一编制《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信访法治化“导引图”》等8个工作制度,推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使用“7+2+N”工作文书。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平果市自建政法综治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支撑提升综治中心工作水平。田阳区、乐业县、西林县等依托党委组织部门建设的“5G党建+”系统,开发“码上办”小程序,实现“群众点单、系统派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乐业县自建“乐如意”智慧综治小程序,具备群众诉求线上办理、工作数据部门共享等功能。德保县自建“德保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有“调解案例”“适用法律检索”等功能,有效提升了调解成功率。
田林县定安镇村民李某通过“平安定安”微信公众号平台“纠纷调解申请”小程序“码”上反映:邻居黄某以“自家菜园权属”为由,在入户道路上砌水泥、建围墙,导致4户群众出行受阻。接到调解申请后,定安镇综治中心启动“流动调解室”模式,组织司法调解员、综治中心干部、法学会会员成立调解工作小组,将双方当事人和村民小组代表请到纠纷现场进行调解。经过调解人员出示征地补偿原始材料,反复释法说理,最终黄某同意拆除围墙,双方现场签订和解协议,“堵心路”变通途。
机制如何高效运行,关键在人员。百色市委政法委、市综治中心加强工作统筹、业务指导,县级党委政法委牵头统筹,确定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派员常驻,人社、住建、卫健等部门轮驻,其他职能部门随叫随驻。乡级综治中心由政法委员和平安法治办干部常驻。同时,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分别成立“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入驻人员聘任为人民调解员,确保化解工作依法开展。
综治中心全面规范“统一登记、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督办落实”五个环节,对程序性化解问题及时发出提示函或风险预警函,督促实质性化解。规范化建设以来,百色市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5万件,调解1.03万件,调解率达98.1%,其中实质性化解8790件,实质性化解率达83.8%。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平安。百色市各级综治中心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把每一件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弥在萌芽状态。凌云县存款人张老先生去世后,其配偶吴女士在银行办理30余万元定期存款继承手续时,与其他继承人(张老先生的子女)就具体分配比例产生分歧。县综治中心接到调解申请后,充分发挥多元化解机制优势,在法学会及法学咨询专家的协作支持下,促使双方达成书面调解协议,纠纷得以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相邻关系纠纷看似小事,但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恶性案件。田东县覃某夫与覃某康因通道使用问题争执不下,老邻居因此反目成仇。近日,县综治中心通过“法院+行政+法学咨询专家+调解”联动机制,耐心向双方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利弊得失,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出发,积极引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深入理解对方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在法官、调解员及法学咨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覃某康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主动拆除违规搭建的棚屋,并对通道进行彻底清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得以解决,双方握手言和。
田阳区综治中心将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保民生促平安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今年以来,辖区社会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9%,治安案件下降28.7%,群众损失下降59.5%,交通亡人事故下降66.6%;刑事案件打击率上升13.36%,治安案件打击率上升1.44%,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上升42.49%,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那坡县与越南接壤,涉外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该县在县、乡(镇)综治中心设立涉外事务窗口,整合人民调解员、村“两委”干部、法律人士及涉外事务服务力量,专门调解跨国纠纷,维护边境安宁。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调解涉外纠纷210件。
像那坡县一样同在边境线上的靖西市,抵边乡镇综治中心组织“普法山歌队”,用山歌传唱出境入境管理法等,让游客在欣赏民俗文化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
百色市将继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让其真正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广西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