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里,不少游客走进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或漫步大洼、塔山的万亩林海听松涛,或驻足“红色洙溪”展览馆追忆沂蒙往事,看着眼前水清河绿、红韵绵长的好景致,忍不住赞叹“逛得舒心,看得有意义”。这份让游客念念不忘的“蒙山之美”,背后正是临沂市检察机关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以公益诉讼为抓手,用法治力量筑牢生态与红色双重屏障,正如山东省人大代表侯玉峰感慨的那样:“检察院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我们家门口的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水更清、山更绿,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也有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地理标志,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践创新基地,蒙山曾面临非法取水、盗伐林木等生态难题。对此,山东省临沂市检察机关创新提出“绿色生态+红色记忆”“融”保护理念,用坚实的法治力量为蒙山筑起生态与红色双重守护屏障。
破局多头管理:协同打响蒙山生态保卫战
蒙山横跨平邑、蒙阴、费县、沂南四县,区域内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林业部门、地质公园管理局等多个管理主体间协作不畅,非法狩猎、违法采石采砂等问题一度频发。三年前,临沂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林业局、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召开蒙山生态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部署会,明确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矿产资源守护等核心问题,建立办案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监督措施联动机制,并正式印发专项实施方案。

“因蒙山生态破坏问题多涉及基层行政机关,临沂市检察院充分利用一体化办案机制,通过办案团队统一分析研判后,根据案件情况分类,采用自办、交办、提办等不同方式转办案件线索,建立起生态环境资源案件一体化、专业化办理模式。”临沂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陈筝介绍。专项活动部署以来,临沂市检察院立足主责主业,聚焦案件办理流程规范,先后召开12次专题推进会议,逐步统一全市检察机关蒙山生态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标准,确保了案件的高质效办理。
蒙山林业资源丰富,区域内分布着大洼林场、塔山林场、大青山林场等多个国有林场。平邑县人民检察院、费县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检察官在走访中发现,多个国有林场存在功能区内信号覆盖不足、林区巡护联络不畅等安全隐患。
临沂市人民检察院汇集相关案件线索后,迅速联合市工信部门、城乡建设部门、信息通讯发展部门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就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推动通信信号深度覆盖问题达成共识。检察建议发出后,有关通信主管部门积极响应,通过增设通信基站、优化网络信号、配备应急通信设备等方式,有效消除了林区通信盲区,显著提升了森林防火和应急响应能力,为守护万亩林海筑牢了安全屏障。
三年来,临沂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蒙山及周边区域案件516件,其中公益诉讼案件277件;建成集生态修复、法治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基地6处,补植树木2000余棵;累计安全回收处理废弃农药包装20万余个,修复耕地129.3亩,用实际行动守护了蒙山的生态底色。
创新“融”保护:红色资源司法守护再升级
在全力守护绿色生态的同时,临沂市检察机关深入挖掘蒙山的人文底蕴,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融入保护工作,创新性提出“绿色生态+红色记忆”“融”保护理念。2024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启动“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聚焦红色遗址修缮、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村落保护等重点方向深化法律监督,让红色资源保护有了更精准的司法发力点。
山东新华书店的前身是1944年7月6日成立的大众日报社出版部,其旧址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年久失修,旧址部分房屋出现屋面苫草糟朽、漏水渗水等问题,且保护范围内还存在新建建筑物的情况,红色记忆的“载体”面临损坏风险。
莒南县人民检察院收到相关线索后,干警们第一时间扛起责任,带着问题扎进旧址现场——白天翻查历史资料、细致拍摄房屋破损痕迹,逐户走访周边群众,倾听大家对旧址保护的想法与期盼;夜晚梳理调查证据,多次与当地文旅部门、镇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反复沟通修缮难点,还专门登门咨询文物保护专家,确保每一条整改建议都贴合实际、符合文物保护规范。
经过充分准备,干警们向相关单位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全程跟踪督促整改进度,从修缮方案优化到工程质量把关,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最终推动相关单位投入350万元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如今焕然一新的“红色洙溪”展览馆,与周边的“南茶北引”展览馆相互呼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产业深度融合,以红带绿打造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为国庆假期游客感悟红色精神的热门打卡地,而这背后,正是检察干警们守护红色根脉的扎实付出。
共探名山保护新路径:锚定未来持续发力
“红色洙溪”展览馆的焕新,只是临沂检察机关守护红色资源的一个缩影。自“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以点带面推进红色资源保护,一年间便交出了亮眼答卷:共办理红色资源公益诉讼案件39件,推动多处革命文物旧址修缮与纪念设施维护,为红色文旅产业规范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在保护质效上,成果亮点纷呈——1件抗战遗址保护案例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为全国红色资源司法保护提供“临沂参考”;1项“绿色生态+红色记忆”“融”保护经验,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优秀案例,让特色保护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在保护范围上,更是打破地域局限,沂南县人民检察院主动跨省联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共同推进《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人物秦鸿钧烈士故居保护工作,相关经验获广泛报道,让红色血脉在跨区域法治守护中代代相传。

今年9月12日,第二届“名山保护”暨蒙山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座谈会在临沂召开,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行政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名山保护新策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在会上强调:“名山保护关系民生福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全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突出系统保护,提升办案质效,为名山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彰显检察公益诉讼治理效能。”
下一步,临沂市检察机关将继续扛起沂蒙老区的责任担当,以更高质效的法律监督,探索公益诉讼赋能蒙山保护的新路径——既要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也要延续红色基因的精神之魂,让蒙山的绿意更浓、红色更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