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把脸稍微往左转一点,对,保持这个姿势……”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公安局石洞派出所党员民警张玉春带着户籍民警正蹲在78岁的李奶奶家中,正用移动设备为她拍摄身份证照片。此前,张玉春在辖区水电局家属院走访时发现,独居的李奶奶因腿脚不便导致二代身份证过期未更换,合作医疗报销受阻。了解情况后,她第二天便协调户籍民警上门服务。
看到新拍摄的照片,李奶奶拉着张玉春的手说:“小张啊,我这年纪大了,下趟楼都费劲,这次真是麻烦你们了。”“李奶奶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玉春边收拾设备边叮嘱,“下周我让户籍室的小魏把新证件送来,您安心在家等着。”
通过日常走访,派出所民警及时解决了李奶奶的难题。截止目前,石洞派出所已建立包含63名特殊群体的服务台账,由党员民警带头开展“四个一”服务:每周一次电话问候、每月一次上门走访、每季度一次政策宣讲、每年一次节日慰问。仅今年二季度就上门办理业务27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清晨7点,石洞派出所教导员蔡继荣就已开始例行巡查。这个成立于1962年的老派出所,犹如戍边的白杨,默默守护着皋兰县中心区403平方公里的安宁。民辅警们日复一日开展接处警、巡逻防控和服务群众工作,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
“大家都冷静,有话好好说!”社区民警俞硕源提高嗓门调解纠纷。正是这种看似粗犷却有效的方式,将多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入夏后的一场大雨中,俞硕源踩着泥泞田埂赶到现场时,村民小魏正举起锄头要砍倒邻居新栽的树苗。“俞哥,你评评理!这树长大不得长到我家地里嘛!”小魏情绪激动。此时,树主张姐的儿子误以为母亲受欺负,正要动手,俞硕源一个箭步挡在中间:“张姐,您种树前向村委会报备了吗?”在得到否定答复后,他立即联系村支书和镇综治办,将三方请到派出所调解室。调解会上,调解员既讲人情又解释法理,引用《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相邻权条款,在近两个小时的调解后,最终促成邻里双方达成协议:移栽树木并共同修建排水沟。
“要不是俞警官拦住,我差点酿成大错。”张姐的儿子事后羞愧地说。正是通过化解这些看似琐碎的邻里纠纷,民辅警们织就了辖区平安网。
新警小王难忘第一次处警时的慌乱。调解纠纷时,他被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推得连连后退。师傅魏环仪立即上前,用标准警戒站位护住徒弟,低声指导:“记住,先倾听群众诉求,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当晚的复盘会上,魏环仪传授心得:“群众发火我降温,群众抱怨我倾听,群众困难我帮忙。”三个月后,当小王成功化解一起积怨多年的宅基地纠纷时,当事人握着他的手说:“王警官,你办事和你师傅一样靠谱!”派出所夜晚常亮的灯光,见证着民辅警们的坚守。“看到辖区平安,再累也值。”小王说。
“我们的队伍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所长李克强说道。通过落实政治建警、绩效考核、执法监督等举措,派出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零基础培训到心理疏导,从健康体检到困难帮扶,暖警爱警措施直抵人心。
六十三载春秋更迭,不变的是初心。石洞派出所将持续深化“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排小患、破小案”新五小工程,着力培养“四懂五会”型民辅警(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信息应用、懂群众心理;会排查化解、会执法办案、会管理服务、会宣传发动、会借力发力),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平安故事,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