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去市图书馆吧?车上有民法典宣传册,您要是感兴趣可以随便看看。”市民张女士刚坐上车滴网约车,雷锋普法车队司机李师傅便热情地介绍。作为沈阳雷锋普法车队的一员,李师傅的车内藏着不少普法小心思——座椅旁放着民法典宣传读本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折页,车窗上还醒目地贴着“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随手就能扫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我们不只是接送乘客的司机,更是走街串巷的普法志愿者。”李师傅笑着说。
“八五”普法期间,辽宁省沈阳市司法局持续探索特色普法新路径,通过不断创新载体形式,成功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立体普法网络,真正让法律知识走出条文、贴近群众,变得触手可及。

市民通过“盛京说法”抖音号学习法律知识 
网约车化身“普法驿站”
在沈阳,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网约车车队——沈阳车滴网约车雷锋普法车队。自成立至今,车队将普法融入日常服务,年均送达普法资料覆盖潜在人群可达数万人次,让每一次服务乘客都成为法治宣传的契机。高考期间,车队的“爱心送考”车辆上,除了常备的文具与矿泉水,还多了份特殊的“法治礼物”——印有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提示的暖心卡片,为学子们送上法律守护。“6·26”国际禁毒日之际,队员们在车内张贴禁毒主题海报,原本狭小的车厢变身禁毒宣传前沿阵地,将禁毒知识传递给每一位乘客。
“每次出车前,我都会检查一遍车上的普法资料够不够、全不全。”李师傅的话道出了队员们的细致。为确保普法专业度,所有队员均参加了市司法局组织的“法律明白人”专项培训,重点学习与出行服务、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每一次普法讲解都有依据、有温度。
公交车变身“普法课堂”
沈阳的流动普法宣传站不只有网约车,市司法局还依托途经重点街路的公交线路,打造了“法治号”沈阳普法公交专车,让市民坐公交就能轻松学法律。
“坐公交车还能学到法律知识,挺新鲜的。”一位乘客指着车厢内的普法插画说道。这些插画聚焦高空抛物、邻里纠纷等生活常见场景,用直观案例解读法律知识,易懂又好记。不仅如此,“法治号”公交车车身两侧印有醒目的法治主题宣传画,车厢内部的看板、扶手广告位,甚至座椅靠背,都巧妙融入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点,让整个车厢变成了沉浸式的普法空间。
据介绍,“法治号”的创立是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让法治融入百姓生活的有力举措。自上线以来,这些穿梭在重点街路的普法公交已累计运行超过5000趟(次),伴随30余万人次乘客的出行,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沈阳市司法局打造“法治号”沈阳普法公交专车
云端搭建“盛京说法”
创新不只在线下。沈阳市司法局打造了“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在“沈阳普法”微信公众号上,“司司说法”通过一个邻里纠纷的生动故事,将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讲解得清晰有趣,让枯燥法条“活”了起来。同时,依托“盛京法云”小程序搭建“沈阳市法治文化作品库”,在“沈阳普法”展播微视频、微电影、法治文学等沈阳市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法治文化滋养;“盛京说法”在抖音平台持续输出短、快、活的普法内容,打造“不打烊”的云端法治课堂。
“我们希望百姓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努力让普法工作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互动’。”沈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普法载体与形式,让法治宣传更贴近生活、更精准服务群众。
从网约车的“流动驿站”到公交车的“移动课堂”,再到云端上的“指尖普法”,沈阳正用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创新载体打破传统普法边界,让法治意识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方式,正成为推进法治沈阳建设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