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实用、实战、实效”导向,积极探索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一站式”大文章,推动“全景”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全力维护县域社会稳定。
组织推动
创新“全景”化解矛盾新理念
东宁市委多次组织研究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办公用房、人员配备等软硬件建设上给予全力支持。东宁市委政法委通过省内外学习考察,结合东宁实际创新提出“全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想,着力实现资源联享、信息联通、研判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的全新“一窗口综合受理、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条龙服务群众、一揽子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模式。中心充分发挥各入住单位专业优势,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将涉及矛盾纠纷的各类信息进行集中收集、研判、处置,让来访群众实现在“一扇门”内一键点单式得到答复和解决问题,形成“全景”军团作战效果,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矛盾化解工作需求,解决了以往各单位各自为战、部门信息不畅通、处理矛盾纠纷相互推诿等问题。
精心布局
构建“全景”化解矛盾新阵地
本着高效便捷、处置闭环、务求实效原则,聚焦“全景”集成功能设计,整合各方社会治理资源,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整合,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中心采取“集中办公+吹哨联动”形式,实行多模式入驻,政法委、公、检、法、司、信访、应急、民政等责任单位列为常驻,风险多发的行业主管部门轮驻,其他涉事单位随叫随驻的方式,既保证综治中心日常运转和应急处突的需要,又增强工作的协作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截至目前,市综治中心设置有5个接待窗口、7个调解室和13个功能室,入驻单位共39个,常驻单位7个、轮驻单位18个,随叫随驻14个,整合全市30个行政调解组织、10个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实行“吹哨”报到开展工作,明确事件受理、分派、处置、反馈闭环流程,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推动形成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的综治中心“全景”实战平台,实现了工作流程标准化。
提升服务
赋强“全景”化解矛盾新动能
综治中心以服务得到认可、答复结果满意为目标,实现对来访群众写的清、接得住、回的明、答的准的硬性要求。针对群众关心的耕地、教育、物业、供热等热点问题及时跟进,深入村屯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潜在的矛盾问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村屯大集有利契机,把综治中心搬到集市上,开展普法宣传,及时答疑解惑,把等访变下访,拉近群众的距离,全方位为群众提供调解、法律咨询等多种服务,确保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用心用情用力打通化解群众矛盾“最后一公里”。接待来访700人次,现场解答问题1000多个,发放宣传单2万余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2件,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