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扇门,解万般事”。如今,当市民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时,总会感慨:“从前办事要跑四五个地方,现在一个厅就能办理完成,真是方便!”
“有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这一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委政法委通过建强工作阵地、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架起与群众密切联系的“连心桥”,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时代内涵,全面提升广安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高标准
筑基垒台提档升级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热情周到的服务……3月26日,在前锋区代市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内,前来办事的群众秩序井然。
这里,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为民办事超市”。
“有了综治中心,老百姓就有了解决矛盾的阵地,一改往日遇到纠纷不知去哪个部门解决的窘境。”前锋区代市镇综治中心副主任于毅说。
近年来,广安市大力推动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夯实建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主阵地。
市委、市政府将综治中心建设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强力推动,有效破解职能交叉、指挥不畅、力量分散等问题。
市委政法委全面启动“综治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年”专项行动,组织召开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现场推进会,指导建成“示范类”综治中心17个。
市综治中心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有力提升政法委员履职能力和基层综治中心实战水平,凝聚起以综治中心为支点,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致共识。
自上而下,循序渐进。全市各地纷纷建强主阵地,高标准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并实体化运行。
在广安区,“广土安辑”理念正融入矛盾化解工作,整合法律援助、网格化服务等功能要素,实现“一站式”解纷服务,高标准打造区级解纷阵地;
在武胜县,整合辖区“两所一庭”、多元化解、信访维稳、网格员等多方力量,高标准建成23个乡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9%以上;
在华蓥市,创新“吹哨报到·就地化解”机制,建立“吹哨报到”工作制度、流程图,2024年已完成县级和8个乡(镇)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
…………
先行的创新探索,后来的比学赶超。市委政法委结合各地工作实践,一步步明确履职重点、建设标准。
2024年以来,全市建成县级综治中心6个、乡(镇)级综治中心124个,目前所有县级和八成以上乡(镇)级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应用功能不断优化、效能不断提升,平安稳定根基不断夯实。
聚合力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日前,武胜县万隆镇石栏村,村民汪某在其母亲陪同下到武胜县综治中心反映:“近期,在华封镇某工地务工过程中摔伤,经医治出院后,至今没有得到赔偿”。
“我们接件后,立即组织县法院、县司法局、县人社局等常驻单位和属地乡镇联合会商研判,确定了调解策略。”武胜县综治中心副主任秦岗说,经过协调,最终事件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并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
“不仅如此,进驻综治中心的武胜县法律服务中心审判团队,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司法确认,现场向事件双方送达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定书,诉求人当场拿到了赔偿金。”武胜县综治中心主任杜小虎说,该中心高效集约警情、社情、舆情,对接公安、信访、应急等56个部门,链接365个调解组织,大大整合了资源。
这是广安市开展“一站式”解纷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纵向之力如柱,联动各方力量。
目前,在健全联动机制方面,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1+7+N”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机制,会同“6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和N个相关部门,每季度召开社会稳定形势和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统筹整合功能方面,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依托工作阵地,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等方式,统筹整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平台功能,实现“一中心多功能”,努力做到让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横向之力如梁,链接各方资源。
广安市一方面广泛吸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不断建强调解队伍,提升调解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新设立金证民商事调解中心等7个调解组织,做实第三方医调委工作,持续深化拓展赵忠等26个专家个人调解室品牌带动效应。
纵横之间,聚力融合。广安市各级综治中心以便民利民为标尺,汇聚多元力量,做到空间上窗口“一揽子”受理,职能上事务“一站式”协调,周期上诉求“一条龙”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式的社会治理综合体和矛盾纠纷“集解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数字化
推动整体效能提升
3月27日,邻水县“小邻通”便民云服务中心办公区,工作人员忙而有序地接听着群众来电。
作为邻水县创新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小邻通”便民云服务平台自创建以来,便承载着畅通群众说事渠道的重要使命。
平安事件、风险提示、心理健康咨询……各类便民服务一键触达,让办事群众感叹,遛个弯的功夫“平安可感可触”。
为了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该平台还通过将全县63个单位、25个镇、5个国有企业接入PC终端,建立并完善“受理、审核、交办、督办、回访、归档”闭环机制,使得群众反映的事项能够得到全方位、多链条、流程化的办理。
目前,“小邻通”智能App用户实名注册超过12万人,平均办理时长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社情民意得到及时收集和解决。
从传统治理变为数字赋能,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服务,是顺应时代变迁、回应群众需求的躬身实践。
如今,搭乘数字中国东风,智慧治理在广安蔚然成风。
岳池县通过网上“随手调”“智慧仲裁”等调解模式,依托“视频+微信”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调解服务平台共享共用,切实提升综治中心“一站式”多元化解成功率;
华蓥市整合“雪亮”“天网”“慧眼”监控数据平台和机关单位、企业工厂、旅游景区等监控资源,实现社会治安联防、重点人员联管、重大风险联调;
广安经开区将综治中心平台与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平台相结合,实现三级联网运行。
阔步前行,积厚成势。蹄疾步稳的智慧实践探索在广安大地处处可见,各地以各自优势添砖加瓦,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体效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