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正值全国第16个“敬老月”之际,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携手省社会康复医院,于10月23日上午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情暖夕阳法护晚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老年群体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法治大礼包”,更以司法温度守护了每一位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展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
司法护航
全方位筑牢老年人权益保护网

作为老龄委的成员单位,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始终将老年人权益保护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中,黑龙江高院精心策划,围绕涉老犯罪打击、权益保障、法治宣传教育三大核心任务,组建了一支由青年法官与资深退休法官共同参与的“法治宣讲团”。通过“专业讲解+法律咨询”的双轨服务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活动现场,刑二庭的青年法官宣璇以《防范养老诈骗守护幸福晚年》为题,通过剖析“保健品骗局”“投资返利陷阱”“养老服务诈骗”等典型案例,深入揭露了犯罪分子的“温情攻势”“权威伪装”“利益诱惑”三大作案手法。她以生动的情景再现和深入浅出的法律解析,传授了“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防诈口诀,让老年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

立案二庭青年法官助理袁珲则聚焦民法典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核心条款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我省近年来审理的赡养纠纷、财产继承、再婚权益等典型案例,详细解读了“家庭赡养义务”“社会优待政策”“法律援助途径”等关键内容。她特别强调,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要求子女定期探望,这一解读让在场的老年朋友们深感温暖与安心。
薪火相传
两代法官共绘法治保护新篇章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形成了青年法官与退休法官的“银青结对”服务模式。活动由黑龙江高院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王铁男主持,2位退休法官凭借丰富的审判经验,与青年法官组成“1+1”咨询小组,针对赡养纠纷、消费维权、遗产继承等老年群体高频法律问题,提供了专业、细致的指导。

在咨询台前,78岁的王阿姨向退休法官何涛倾诉了自己的困扰:“再婚后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我百年后,房产如何让自己儿子继承?”何涛法官耐心解释,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法设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在遗嘱中明确指定房产由儿子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他还建议王阿姨,为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可以考虑对遗嘱进行公证。青年法官则同步记录问题要点,并协助王阿姨下载“龙法和”云法庭解纷系统等,展现了“老带新、传帮带”模式的强大效能。

这种跨越代际的合作,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成为法治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退休法官耿玉超感慨地说:“从事审判30年,处理过数百起涉老案件。如今和年轻人一起服务,既能把经验传下去,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新媒体普法的新方法。”
精准服务
破解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法律体检”专区,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消费陷阱、医疗纠纷、财产处置等问题,提供了“一对一”的诊断服务。青年法官团队发现,部分老人因缺乏证据意识,在遭遇保健品诈骗、旅游消费欺诈时难以维权。为此,他们现场教授了“取证五步法”:保存聊天记录、录音录像、付款凭证、产品包装及宣传资料,并指导老人使用手机云存储功能备份证据,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维权能力。

82岁的刘阿姨在咨询后表示:“以前觉得打官司麻烦,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便利渠道。”她因购买“包治百病”的理疗仪花费了2万元,在法官的指导下,她收集了宣传单、转账记录等证据,准备通过消费者协会维权。
多方联动
构建老龄友好型法治社会

省社会康复医院作为联合主办方,为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党组书记、院长马荣表示,省社会康复医院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依托其资源优势,正在打造“民政牵挂守护夕阳”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和“旅居康养乐享龙江”走出家门的幸福养老目的地双品牌。她强调,法治保障与养老服务缺一不可,希望通过医法联动,让老年人感受到双重温暖。
此次“情暖夕阳法护晚年”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为老年群体撑起了法治保护伞,更彰显了新时代法院人“守护夕阳红”的坚定承诺。正如活动主题所言,以情暖夕阳,让法治的温度浸润每个晚年;以法护晚年,让司法的阳光照亮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