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部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哈尔滨市政法系统持续创新工作形式,融合推进爱心伴读、普法动画、法育心育等多元举措,加强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教育、提升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犯罪,不断织密筑牢未成年人防护网,切实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构建立体关爱网 “伴读妈妈”呵护留守儿童

呼兰区妇联推动“伴读妈妈”志愿服务与“兰禾”爱心妈妈项目深度融合,凝聚政府、企业、学校与社会多方力量走进康金第二小学,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送去温暖关怀。活动以“物质+精神”模式开展,捐赠500册精选图书、100个卡通书包及速滑冰鞋等体育用品,通过共读《呼兰河传》、开设形体礼仪课等,为儿童成长注入多元动能。康金第二小学38名女教师组成“伴读妈妈”服务队,为80余名留守儿童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关爱网络,以“周末时空伴读”“晨读午诵”等方式给予孩子学习陪伴与精神慰藉,项目获2024年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年来,“兰禾”项目持续赋能,累计捐资助学25万元、开展服务千余次,见证众多孩子的成长蜕变。此次两项目深度融合,进一步筑牢了儿童成长港湾。
动画普法进校园 向校园欺凌说“不”

松北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线上向部分中小学发布防校园欺凌动画片,各校同步利用大屏幕循环播放。动画短片以生动卡通形象呈现欺凌场景,普及法律责任与自护知识,帮助学生在直观理解中树立法治意识,筑牢自我保护能力。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让每一名少年都能在法治护航下向阳而生,让校园成为成长的乐园。
送法进校园 “六大保护”护航青春成长

近日,香坊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教联体”中心走进旭东中学,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检察官围绕“六大保护”体系,结合真实案例,深入讲解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的内涵,引导学生防范校园欺凌、识别网络陷阱、加强自我保护。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自护能力,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法育心育双护航 心理疏导为青春减压赋能

哈尔滨市法学会联合哈尔滨市心理协会走进哈市第168中学,开展专项心理疏导工作。活动邀请多名心理专家,通过心理健康讲座、一对一疏导等形式,为30余名学生提供帮助,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此次活动是“法育+心育”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提升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作出新贡献。
便装普法进校园 法治班会“零距离”

巴彦县人民检察院走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法治主题班会。干警一改往日形象,身着便装,以亲切姿态融入课堂,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网络安全等关键内容,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有效消除了学生对法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增强了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次形式多样的系列普法关爱活动,是哈尔滨市政法系统联动社会各界构建“七维协同”保护体系的集中展示与生动实践,哈尔滨市正以更创新的形式、更协同的合力,将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深植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之中,全力营造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