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多措并举 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时间:2025-07-22 11:20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夏日高温持续,江滩、水库成了市民纳凉休闲的去处,但汛期来临后,水域流速加快、隐患增多,溺水风险也随之上升。近期,湖北省宜昌公安联合多地多部门,用无人机巡护、地面排查、实战演练、安全宣讲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筑牢防溺水防线,守护市民生命安全。

科技“站岗”无人机当“空中安全员”

“亲水廊道有群众聚集,前方有船只靠近,请尽快上岸!”7月15日傍晚,宜昌市西陵区公安分局学院街派出所的无人机盘旋在镇江阁附近江面,民警通过地面终端实时观察画面,操控无人机向岸边群众发出语音提醒。

▲西陵区公安分局民警操作无人机

在当阳,无人机巡查已成为防溺水“常规操作”。自6月启动无人机常态化巡飞机制以来,当阳市公安局王店派出所整合全镇无人机资源,建立统一调度体系,每天对水库、河流等重点水域开展“空中巡逻”。

一旦发现野泳、岸边垂钓等危险行为,无人机立即远程喊话劝离;通过分析巡查数据,还能精准掌握溺水高发时段和水域,提前加强防控。目前,该机制已及时制止15起危险行为,让“看不见的角落”也有安全守护。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辖区派出所联合社区(村)干部、网格员及高中毕业生志愿者组建防溺水巡查队,运用无人机、电子地图等设备在重点涉水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增设警示标识,更新配备专业救生设备,形成警民合力共治格局。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民警对嬉水群众进行劝阻

脚步“织网”巡逻排查到水边

从江边到水库,从景区到乡村,地面巡查的身影始终在线。

点军区公安分局艾家派出所联合镇政府,沿着辖区河道、水库开展徒步巡逻,遇到在水边戏水的群众,立即上前劝阻:“汛期水情复杂,脚下湿滑容易落水,快到安全区域去。”

▲点军区公安分局民警对垂钓者进行劝阻

远安县公安局鸣凤派出所民警在鸣凤山景区巡查时,不仅检查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设备是否完好,还专门盯着带孩子的家长:“浅水区看着安全,但水下石头滑,千万别让孩子单独靠近”。

伍家岗区公安分局民警则带着宣传手册走进沿江社区,一边排查水域周边警示标识是否清晰,一边给居民讲:“发现有人落水,先喊人、找长杆,别自己贸然下水”。

兴山县公安局加大河坝、池塘等重点水域巡逻频次,重点关注午后、傍晚等时段,及时劝导危险水域附近的孩子并联系家长,同步检查补充警示标识。

▲兴山县公安局民辅警模拟演练救助群众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联合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冬泳协会等组建联合宣防队伍,每日定时分组沿重点江段巡逻,队员携带扩音设备循环播放防溺水知识。

从隐患排查到现场提醒,从发放手册到讲解技巧,巡查的脚步走到哪里,安全守护就延伸到哪里。

实战“练兵”演练培训练救援硬功

“收到‘群众落水’警情,立即救援!”三峡坝区公安分局民警接到指令后,迅速携带救生装备冲向江边,顶着湍急水流精准抛投救生圈,动作规范地将“落水者”转移至安全区域——这是坝区公安针对复杂水域开展的防溺水救援演练现场,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应对能力。

▲三峡坝区公安分局民警开展防溺水救援演练

为让救援更专业,各地还针对性开展培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开展水上救援演练,邀请消防救援站培训抛绳救援、翻船自救等技能,并通过“群众落水”“舟艇倾斜”等模拟场景实训,助力参训人员掌握救援本领。

点军区公安分局联合宜昌蓝天救援队,在奥体中心游泳馆组织30余名民辅警开展协同救援训练,从溺水者位置判断到救援力量配合,强化团队作战能力。

枝江市公安局邀请中医医院急救科主任,给民警手把手教急救,从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AED的使用步骤到溺水后的控水技巧,每个细节都讲透练熟。

▲枝江市公安局民警学习AED操作技能

从模拟救援到急救技能,每一次演练都是为了“真出事时能救命”。

课堂“扎根”安全知识进暑托班

“谁知道‘不能独自去野外游泳’是防溺水第几不准呀?”在远安县公安局河口派出所的暑托班课堂上,民警刚提问,孩子们就纷纷举手。这里的安全课用“情景小游戏”开头,让孩子模拟“发现同伴落水”,再引导他们思考,在互动中理解“智慧救援”的重要性。

▲远安县公安局民警走进暑托班宣传防溺水

这样的课堂,在宜昌多地暑托班、托管班随处可见。

枝江市公安局董市派出所民警带着真实案例走进托管班,给孩子们讲“野泳的5种危险”,还让大家把宣传手册带回家,当爸妈的“安全小老师”。

宜都市公安局潘家湾派出所则在土家山乡爱心托管班开班时,给200多个孩子和家长划重点,“山塘水库看着平静,底下可能有暗流,千万别让孩子靠近”。

▲宜都市公安局民警在暑托班宣讲防溺水知识

从“六不准”到自救技巧,从案例警示到互动体验,安全知识通过课堂扎根在孩子心里,也传递给家长。

防溺水,既要“防”也要“救”,既要“技防”也要“心防”。如今在宜昌,无人机在空中巡、民警在岸边查、课堂在身边讲、技能在实战练,从预警到救援、从意识到行动,一张立体的防溺水“安全网”越织越密。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