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北的青山绿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井”——湖北十堰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这里是北方多座城市的重要水源地,守护好这一库清水,成为十堰公安的重要使命。
今年以来,湖北十堰公安创新推行生态警务模式,以“昆仑—2025”专项工作为抓手,重拳打击涉环境违法犯罪,探索出一套“智慧引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新机制。
“过去靠人力巡查,现在天上飞着无人机,水面有智能设备,路上有电子围栏。”十堰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支队长杨丽娟介绍。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无所遁形。十堰公安精心打造环食药侦警种带动、相关警种捆绑的合成作战模式,紧盯守水护水、生态资源等重点领域,全力防范打击相关违法犯罪。
十堰公安依托“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侦查中心等“五大中心”,共享资源、共用手段、融合机制,通过整合8个智慧监测系统,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立即报警,执法人员迅速响应。
今年3月,通过智慧监测系统提供的线索,十堰公安成功打掉一个使用无人机进行非法狩猎的犯罪团伙,查获用于非法狩猎的无人机2架。
守水护水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十堰公安在湖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指导下,已连续两年召开三省九地环丹江口水库区域警务协作会,主动强化了与周边县市联动协作,签订警务协作框架协议;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双支队长”协作机制,联合开展巡查执法;持续加强与农业农村、水利、海事、市场监管、检法等市直单位联动协作,推动建立“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河湖长+林长”的“五长联动”机制,形成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的保护合力。目前,全市派出所已设立128名环食药专干,重点乡镇设立10个生态警务室(工作站)。
在丹江口库区,2313公里岸线被划分为若干区段,700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段长,1.6万名党员干部认领责任岗位,共同守护库区生态环境。“看到有人往水库扔垃圾,我们会立即劝阻。”一位党员干部说,“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
通过畅通“12314”“12369”“12345”和110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广大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千里眼”“顺风耳”。今年1月,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十堰公安在郧阳区一举打掉2个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团伙。
“保护水源地,人人都是参与者。”十堰市公安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的生态守护共同体。目前,全市已有86万名志愿者参与到守水护水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