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这个综治中心创新机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时间:2025-08-18 14:54来源:法治时报 三亚市吉阳区综治中心责任编辑: 安羽

8月7日上午8时50分,三亚市吉阳区综治中心调解室里坐满了人,针对荔枝沟某小区启动停车收费引发业主不满的矛盾纠纷,现场正召开沟通协调会。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在吉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治中心物调委、荔枝沟派出所等多方介入下得以依法依规面对面解决。这个刚启用一个多月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如今成了不少吉阳群众解决烦心事的第一选择。

8月7日,针对某小区启动停车收费引发业主不满的矛盾纠纷,吉阳区综治中心组织召开沟通协调会。记者刘武军 摄

机制创新

多管齐下联动调解

走进吉阳区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标语首先映入眼帘。办事大厅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清晰,设有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心理疏导区和多个调解室,方便来访人员“对号入座”。面对大家的询问,中心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还有一支“常驻+轮驻+随驻”队伍,让专业力量深度融合。“我们整合公、检、法、司等20余家单位及公证、商事调解等社会力量,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集中办公、集成服务,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吉阳区综治中心主任莫壮岳介绍道。

245名农民工,460余万元欠薪……数字背后,正是吉阳区综治中心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的实战效能。

前不久,一个重大项目因欠薪引发纠纷,农民工纷纷聚集工地讨说法,矛盾一触即发。接到线索后,吉阳区综治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15分钟内集结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区人社局、辖区派出所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经过多管齐下的联动调解,让原本推诿扯皮的各方坐回谈判桌,经过2小时耐心调解,最终达成支付协议。

为防止支付协议成为“空头支票”,中心进一步跟踪,推动执法、人社部门持续监督,并组织二次调解,协调开设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专户,确保460余万元欠薪点对点精准直达245名农民工账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一站化解

从“四处乱跑”到“只跑一地”

“在中心调解完,直接就能到公证窗口对和解协议公证,或者到诉讼服务窗口申请司法确认,省得我们再跑法院和公证处了,非常便利。”近日,刚做完公证的三亚市民王先生对吉阳区综治中心“一站化解”的成效赞叹不已。

服务体现在日常服务的便捷高效上。吉阳区综治中心设置“登记受理窗口”及11个服务窗口,涵盖“法援服务”“公证服务”“诉讼服务”等关键领域,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利,减少了办事成本和时间,使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

前不久,一起看似难解的纠纷,便在吉阳区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上得到解决。

“退租时商家要扣我1万元履约金,说合同上写着呢!”8月5日,辖区商户老赵急匆匆走进综治中心向工作人员表达诉求。另一边,商家态度强硬:“白纸黑字,岂能说改就改?”

吉阳区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迅速启动“吹哨报到”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动介入,最终促双方达成协议:商家退还4000元履约金。老赵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原以为要跑法院、找律师,没想到在这里一天就解决了!”

“不少群众表示,以前反映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好不容易找到部门办理了,后面涉及多个部门,很麻烦。如今到综治中心,反映的问题都能受理,有人帮忙解决,有人帮忙督办,有人反馈回应,还能无缝衔接各项服务,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莫壮岳表示,这种高效便捷的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风险防控

从“被动救火”到“主动预防”

“你俩消消气,有什么事咱们坐下来好好说……”近日,六道社区网格员黄睿巡查中发现某小区两住户因阳台漏水引发邻里争执,立即安抚双方情绪,并迅速通知物业上门检修。经过一番调解,原本争执不下的两家人握手言和,避免了纠纷升级。

以上一幕,正是吉阳区“区——村(社区)——网格”三级贯通体系的日常。

莫壮岳介绍说,中心充分发挥“中枢神经”作用,整合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基层力量,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信息收集网络。通过常态化排查、动态化研判,对辖区内潜在的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公共安全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和预警。一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心迅速启动响应机制,力争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源头。

不仅如此,为了把风险挡在萌芽状态,中心还建立了“执法+人社+公安”联合巡查机制,聚焦重大项目工程款支付、工资发放等节点,常态化抽查。据统计,中心运行1个多月来,线下受理矛盾纠纷168件,通过提前介入化解的潜在纠纷占比超三成。

“以前是‘群众上访找我们’,现在是‘我们下访找问题’。”莫壮岳笑着说,如今,中心不仅致力于事中化解,更着力于事前预防,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这种转变,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从农民工拿到工资的笑脸,到商户收到退款的释然,再到邻里握手言和的温暖……吉阳区综治中心用一个个案例,诠释着基层治理的要义,正如中心宣传折页封面上那句“定分止争,和润吉阳”,温暖而有力。(麦文耀 赵世馨)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