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谚语短剧诠法理,弹唱书屋润民心!在甘南碌曲,普法的最后一公里这样打通
时间:2025-11-10 16:14来源:甘肃省司法厅责任编辑: 李鸽

  当悠扬的弹唱在草原响起,唱的不仅是古老民歌,还有民法典的贴心条款;当村里的短剧热闹上演,演的正是牧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在甘肃甘南碌曲,法律不再是艰涩难懂的书,而是牧民口中凝练的谚语、舞台上演的生活故事、书香萦绕的静谧时光。碌曲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谚语、法治短剧、法治弹唱、法治书屋“四维联动”普法模式,法治正如涓涓细流,从草原牧场到农家院落,悄然汇入日常烟火,滋养着千家万户。

法治谚语
是藏在古训里的“活法典”


  “法者,天下之公器”“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这些流传千年的法治谚语,凝结着古人的治世智慧,也契合着当代法治精神。碌曲县司法局将这些谚语与本地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宣传栏、乡村大喇叭等载体传遍城乡,让群众在日常休憩中耳濡目染;在村级宣讲会上,村干部用通俗的方言解读谚语背后的法理,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等核心要义,转化为牧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让法治观念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同”,成为规范言行的内在准则。

法治短剧
是演在身边的“普法课”




  “没想到平时遇到的邻里纠纷、草场划分问题,都能在短剧中找到答案!”看完村里上演的法治短剧,牧民感慨道。碌曲县立足本地实际,聚焦婚姻家庭、草场纠纷、安全生产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文艺骨干、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了《守护“孝”心》《抵车险“途”》《高空“抛”物》等多部普法短剧。短剧剧情均取材于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台词融入双语表达和民族特色元素,既保留了生活的烟火气,又精准传递了法律知识。从赡养老人边界争议的依法解决,到抵押车辆交易维权途径,再到安全生产的合规要求,一部部短小精悍的短剧,把“纸上的法律”变成了“身边的故事”,让群众在观看中受教育、明事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治弹唱
是飘在歌声里的“法治音”




  草原儿女爱唱歌。碌曲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和文艺工作者将民法典、草原法等法律法规条款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搭配悠扬的藏歌旋律、轻快的吉他弹唱,打造出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的法治歌曲。在草原艺术节、乡镇文艺汇演等活动中,歌手们用双语演唱法治歌曲,台下群众集体哼唱,简单直白的歌词、悦耳动听的旋律,让法治知识随旋律流淌,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鲜活,真正实现了“听歌学法律,快乐受熏陶”。

法治书屋
是藏在书香里的“法治港”


  走进碌曲县各乡镇的法治书屋,法律书籍整齐排列,既有专业的法律典籍,也有图文并茂的普法手册、双语普法读本。书屋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还定期开展“法治读书分享会”“法律知识问答”等活动,邀请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惑,引导群众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小小的法治书屋,如同一个个“法治港湾”,让群众在书香中汲取法治力量,让法律成为守护生活的坚实依靠。


  谚语传情,短剧释理,弹唱入心,书屋育人。碌曲县以多元普法模式为抓手,打破了传统普法的刻板印象,让法治宣传教育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既有“深度”更有“广度”。如今的碌曲,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各族群众在法治的护航下,日子越过越红火,草原大地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美好景象。未来,碌曲县司法局将继续深耕普法土壤,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之花在草原深处持续绽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碌曲、平安碌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