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131团中学旁,蓝白相间的002号阿勒泰街便民警务站虽不惹眼,却是扎根群众身边的基层治理“前哨”,默默守护着辖区居民的烟火日常。民警与辅警秉持“脚板丈量平安、真心服务群众”的初心,将治安防控的“严”、民生服务的“暖”与矛盾化解的“巧”紧密融合,在街头巷尾生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三“常”在岗守护不停歇
“警车常转、警察常见、警灯常亮”,是警务站筑牢安全防线的常态。针对辖区住宅密集、商户众多、流动人口集中的特点,阿勒泰街便民警务站创新推行“网格化+错时制”巡逻模式: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在学校上下学、市场早夜市等高峰时段,开展早中晚三段错时巡防,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叠加式”防控网。今年以来,通过巡逻已整改未锁车门、电动车违规充电、骑电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等安全隐患80余起,让安全感实实在在融入群众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警商联防共建平安辖区
警务站还联动辖区所有商户组建联防队,推动安全隐患日常自查巡查,并依托商户微信群实现实时预警。2025年初,一名联防队员发现仓库冒出黑烟,第一时间在群内预警,同时配合民警辅警迅速扑灭火情初期,成功阻止火灾蔓延,警民携手的力量在危急时刻尽显担当。
“警情就是冲锋号,时间就是生命。”警务站的“快速响应”,是守护群众安全的“生命线”。今年3月,一位老人突发头晕呕吐,民警辅警接到求助后3分钟内抵达现场,协助家属将老人送医,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9月,一名小朋友突发急性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陷入昏迷,民警辅警立即赶往孩子家中接上孩子,直奔医院。抵达医院时,内部道路因施工拥堵,民警辅警毫不犹豫接力抱着孩子奔跑至幼儿急诊室,直到将孩子安全交到医护人员手中,用速度与专业筑起生命防线。


暖心服务便民零距离
把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警务站打造的“5分钟便民服务圈”满是暖意。站内设立“一站式”服务台,反诈咨询、失物招领、应急雨伞、便民充电、便民热水等服务全时在线,随时满足群众需求;针对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来不及接孩子的情况,警务站主动提供“托管服务”,贴心守护孩子安全。家长们纷纷称赞:“警务站的警察同志就是我们的‘安心符’,就算来不及接孩子,也不怕孩子走丢了。”今年以来,警务站已帮助找回走失人员10人次,服务群众15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赢得辖区群众的真诚认可。


从晨光熹微中的第一班巡逻,到暮色沉沉里闪烁的警灯,002号便民警务站的民警辅警,既是丈量平安的“铁脚板”,也是冲锋在前的“先锋队”;既是化解矛盾的“和事佬”,也是贴近群众的“贴心人”。他们以“小警务”的坚守,撬动基层“大治理”的效能,让平安成为辖区最温暖的底色,让服务成为最动人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