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在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8团职工谢某的80亩打瓜地却突遭“不速之客”。成群的羊闯入田地,踩踏啃食,让大半年的辛勤劳作面临损失。一场一触即发的纠纷,如何在40分钟内实现逆转?
秋熟打瓜遭羊群“闯入”
18日傍晚,谢某到打瓜地巡查,刚走进地头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数百只羊在瓜地里肆意踩踏、啃食,成片的瓜藤被踩得七零八落,金黄的打瓜或裂开或残缺,现场一片狼藉。

“眼看就要变现的收成,一下子毁了!”谢某又急又气,一边驱赶羊群,一边立即联系羊群主人。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谢某终于找到了羊群主人巴某。
面对谢某的质问,巴某解释道:“羊群越界是自己疏忽了,而且就踩了几片瓜,损失不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眼看天色渐暗却迟迟协商无果,谢某便向派出所拨打电话求助。
兵地联调力量火速集结
接警后,水库边境派出所立即启动兵地多元联调机制,第一时间联合团司法所干警、玉什喀拉苏镇司法所组成联合调解小组火速奔赴现场。
打瓜地头,民警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谢某,一边向巴某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调解员则走进瓜田,仔细查看受损情况。经现场查看,部分打瓜已被啃食殆尽,一些表面完好的瓜也因踩踏面临变质。通过查看瓜的受损程度、估算剩余产量,结合种植成本、市场价格等因素,调解员对损失进行了初步评估。

明责释法,40分钟结案
调解员首先从情理入手,安抚双方情绪,随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耐心阐明责任归属和赔偿原则:“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赔偿金额也要根据实际损失合理计算。”

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巴某的态度明显软化:“我知道是我没看好羊,这事我有错,该赔的我认,就是不知道赔偿多少才合理……”谢某也放缓了语气:“我不是要讹人,只要赔偿能弥补我的实际损失,不让我白忙活就行。”
随后,调解员向双方公布了现场勘察的损失估算结果:被羊群踩踏、啃食的打瓜地面积约3亩,按照当地当年打瓜亩产、市场收购价,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元。考虑到巴某并非故意侵权,部分受损打瓜仍可收获,且事后认错态度良好,调解员提出折中方案:由巴某一次性赔偿谢某800元,双方就此了结纠纷,谢某不再追究巴某其他责任。
“800元是不是有点少?”针对谢某对金额的疑虑,调解员耐心解释,实际中部分打瓜仍可二次利用,800元是兼顾双方利益的合理方案。同时,调解员也提醒巴某:“800元的赔偿金额已经比实际损失低了很多,你要是同意,今天就能把事解决了,既不影响你后续放羊,也不耽误谢某收瓜,两全其美。”
经过耐心劝说,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派出所民警和兵地司法所调解员的见证下,巴某当场向谢某支付了赔偿款,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承诺互不追究。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赔偿,明天就能安心收瓜了,太感谢你们了!”谢某握着调解员的手连连道谢。
40分钟,一场纠纷在地头烟消云散。夕阳熔金,洒向重归宁静的打瓜地,饱满的瓜果依然沐浴在静谧的秋光里。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丰收的果实,更让这场不误农时、不负牧归、“速战速决”的调解,织就出更深层次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