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海南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满载建材的货车穿梭不息。海南昊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设备,一块块预制构件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公司总经理李松林望着这片繁忙景象感慨道:“开发区能跑出这样的‘加速度’,离不开马袅海岸派出所的保驾护航。他们不仅是平安的守护者,更是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临高县公安局马袅海岸派出所民警伍小波了解企业诉求。记者申王军摄
临高县金牌港开发区是临高县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服务保障金牌港开发区建设是马袅海岸派出所的重点工作目标。”临高县公安局马袅海岸派出所所长孔令宣表示。
警务前移织密平安网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汇聚了38家签约企业,流动人口超4000人。面对复杂治安形势,马袅海岸派出所将“警务跟着项目走”的理念融入血脉,创新构建“1+2+N”联勤机制——1名社区民警统筹2名辅警,联动企业保安、退伍军人、村居网格员组成平安共同体。
晨曦微露时,佩戴智能记录仪的巡逻队沿路展开车巡;夜幕降临时,闪烁蓝光的肩灯照亮工人生活区的巷道。“过去夜间总担心建材被盗,现在警企联防队经常巡逻,我们敢把百万设备露天存放了。”海南昊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道。
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特性,派出所量身定制“安全生产护航计划”。马袅海岸派出所民警每月带领消防、应急部门专家深入开发区,组织“1-3-5应急反应”演练:1分钟启动自救、3分钟完成互救、5分钟专业处置到位。
服务升级浇灌营商沃土
“以前办证要来回跑,现在只要有需求,民警直接来厂里采集信息。”来自四川的工人老张展示刚办好的居住证,上面贴着派出所印制的反诈提示贴纸。
更让企业暖心的是“定制化法治服务”。派出所联合有关部门成立“袅袅余音”调解室,合力开展基层调解服务工作,实现“情况一线掌握、困难一线解决、矛盾一线化解”目标。有的企业工人因为薪资引发冲突,调解员结合乡情民约促成和解,避免事态升级。
“过去村里人总觉得开发区建设和自己没有关系,现在派出所牵线搭桥,我们村民成了开发区企业的工人。”开发区所在地村民王先生表示。马袅海岸派出所推动入驻企业优先招聘本地村民,让村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有效化解企地矛盾。
翻开马袅海岸派出所的《企业需求清单》,里面详细记录着开发区企业的需求。
“派出所建立包联服务机制,联点民警负责与驻企联络员对接,制定《马袅海岸派出所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孔令宣表示。
“公司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派出所协调帮助解决的?”3月5日,临高县公安局马袅海岸派出所民警伍小波向李松林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内部保卫、涉企矛盾纠纷和周边治安等情况,收集企业、员工对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我们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等情况,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对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诉求,形成重点企业需求清单,逐一对接销号,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孔令宣说。
数据见证助力企业发展
警企同心的温度,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金牌港港口及配套工程总投资额超过70亿元,是临高历史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项目,2024年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超10亿元,拉动金牌港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超20亿元,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作为开发区标杆企业,海南昊城钢结构公司年产值跃升至2亿元,纳税500余万元。
“从项目落地到产能爬坡,派出所民警上门指导完善安防体系,协调解决用工纠纷,这份安全感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李松林的一席话,道出投产企业共同的心声。
“以前总觉得警察只管抓坏人,现在他们更像是企业发展的‘安全顾问’。”李松林感慨道。
靠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孔令宣总结道。这支公安队伍,用脚步丈量出辖区的平安经纬。他们见证着荒滩变开发区的奇迹,守护着钢花与浪花共鸣的乐章,更用实际行动诠释:最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减税降费,更是让企业家睡安稳觉、让工人放心追梦的安全感。
潮起海之南,扬帆正当时。今年2月份召开的临高县委政法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全县政法战线要靠前服务群众和企业,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政法力量。当金牌港的税收数字为临高发展贡献力量,马袅海岸派出所的故事仍在继续——这里的每一次警灯闪烁,都在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平安动能;每一声亲切的“王警官”“伍警长”,都在诉说着警企携手向未来的坚定承诺。(申王军 王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