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公安提醒您,当前路面人流量大,请照看好老人小孩,切勿拥挤。在楼顶上观看展演的人员请迅速下楼,在安全区域观看。”2月18日,正值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乡社火展演期间,武威公安警务无人机鹰翔战队利用警务无人机对观看社火展演活动的市民开展提醒喊话,督促大家文明有序观看。这是武威公安推动警务无人机融入实战的日常工作场景,随着智慧警务加速构建,警务无人机日益成为现代警务的“空中尖兵”。
为着力解决找不着、找不准,打不深、打不透,不会用、用不了的难题,武威公安深耕现代警务建设,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成立8个专业战队,警务无人机鹰翔战队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技术驱动场景,场景倒逼应用”的思路,深度探索“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有力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对公安实战的支撑保障作用。
空中哨兵 治安防控更全面
2024年10月,民警在利用警务无人机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时,发现一男子躺卧路面,随即一边通过无人机空中喊话唤醒该男子,一边通知辖区派出所夜间巡逻力量赶往现场处置,及时将该男子送医救治。
2024年以来,武威公安治安部门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空中作战优势,将人机结合、空地协作,逐步形成“叠加式”“点穴式”巡逻机制,民警地上走,飞机天上飞,对检查站、校园、医院、商场、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巡逻模式由平面二维向立体三维转变,为进一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络提供有力支撑。利用警用无人机先后协助现场安保警力发现处置风险隐患10余起,协助找回走失老人儿童6人次,驱散“黑飞”无人机10余架次,助力安保维稳零事故。
银翼轻骑 交通管理更精准
2024年农历腊月,乌鞘岭上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交警部门利用无人机对乌鞘岭隧道群易结冰、拥堵路面开展高空巡查,将路面积雪、车流情况实时回传至情指中心,为科学合理布置警力提供了支撑。同时,无人机对现场车辆进行语音引导和指挥,与巡逻警力同频共振,做到“人机互动、监巡互补”,快速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2024年以来,武威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投入警用无人机开展实战应用220余次,监测早晚高峰车流量和重点区域高峰车流89次,处置交通秩序和交通事故类警情65次,配合民警现场执法45次,初步构建了“无人机+道路视频监控+民警巡逻”的“空地联动”区域巡防警务模式。
鹰眼利器 通信保障更立体
正月十五元宵夜,万家灯火映团圆。在武威市凉州区汉唐天马城景区灯火辉煌,人潮涌动,五彩斑斓的花灯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织成一幅热闹非凡的画卷。为做好景区安全保卫通信保障工作,武威公安科信部门综合运用路面监控、布控球、警务无人机等多种通信装备,建立空地一体化立体通信保障体系,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传输至情指中心,为指挥调度提供支撑。
2024年,武威公安科信部门集成警务无人机等多种音视频通信装备,保障各类大型活动40余起,确保了大型活动安保工作“零差错”。
林区卫士 山林防火更高效
多年来,清明时节往往是林区防火工作的难点痛点,如何在广阔的林区及时查处控制不文明祭扫用火,防止引发火情,一直是森林警察的头疼问题。而现在,在林区防火高风险节点,民警只要操纵警务无人机就可以轻松完成大区域的巡视。
“我们首先通过高清云镜对林区进行巡视,发现疑似火点后把飞机飞过去用红外镜头进行确认,第一时间指引地面力量前往处置,将我们的‘铁脚板’和警务无人机的‘银翅膀’结合起来,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武威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马中荣介绍,这样的人机结合,让以往的工作难点痛点问题迎刃而解,有力保障了林区安全。
随着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应用机制的日趋完善,这种“机器+人”“智慧减负”的变革,不仅大幅提升了警务效能,更为群众构筑起看得见的安全。下一步,武威公安将持续深化“无人机+AI”融合应用,试点搭载各类新型载荷,不断推进推动警务模式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跨越发展。